老男人
首页 时尚 玩车 保健 情感
更多
腕表 饮食 视频 美女 百科
0
老男人 > 财经 > 正文

银行疯抢“个人养老金”

2023-11-17 18:49:26 发布人:hao333 阅读( 2083)

个人养老金试点以来,第一批“吃螃蟹的人”有欢喜,也有忧愁。作为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的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意义深远,但在未来仍需不断完善。个人养老金制度启动即将年满一...

银行疯抢“个人养老金”

个人养老金试点以来,第一批“吃螃蟹的人”有欢喜,也有忧愁。作为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的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意义深远,但在未来仍需不断完善。

个人养老金制度启动即将年满一周年。

2022年11月25日该制度刚推出时,作为国家基本养老的重要补充,一度引起很大反响。通过个人养老金,年轻人提前为自己攒养老钱,为退休后的生活提供更多保障,而且还能起到减税作用,这听起来似乎是个不错的主意。

然而,第一批开启个人养老金的人,有欢喜也有忧愁。在个人养老账户中投资储蓄类产品四平八稳,但那些买基金的人因亏钱后悔了。

是什么造成了大众对个人养老金的热情不高?个人养老金制度实施的另一头,银行推广的热情为什么仍丝毫没有减弱?

银行疯抢“个人养老金”

银行拼命卖

接近年底,不少人发现,养老金开户开启了新一轮轰炸。

不管是短信还是朋友圈,或者银行网点的微信群里,营销推广到处都是。为了吸引开户,多家银行佐以福利相赠。

例如,中国银行在群发给北京用户的短信中写道,“开中国银行个人养老金业务,享个税减免。现在开户赢最高316元微信立减金权益,缴存还得最高115元微信立减金权益!”民生银行发起开账户抽红包活动,幸运可达388.8元;交通银行业务员也在朋友圈吆喝称,“找我开户,可获58元首开礼+最高50元缴存礼。”

被开户指标重压的银行人苦不堪言,“20天要求开100户,完不成就扣钱”“不完成每天10个的任务,周末就不能休息”“发朋友圈说帮我开一户,我给20元红包,没人理我”……

为了不被扣钱,他们不得不舍下脸面,央求客户开户。“大厅里看到人来了,刚走上去提了一嘴,就被客户严辞拒绝的心情,谁懂?”一位银行人在小红书上的发帖,受到了评论区众多同行的同情。

与银行热火朝天的情形相比,客户开户的积极性一般。在北京国贸工作的一位90后小伙表示,业务员已经推销到他们单位了,可惜他坐下听了几句讲座毫无兴趣,蹭了杯免费奶茶扬长而去。

他的一位女同事,被四面八方的推销搞得很不耐烦,拿起电话特意跟税务局的朋友打听,“究竟有没有必要开户?”对方却称,“养老金存进去要等到退休才能取,如果短期需要用钱,不如存定期。”

银行疯抢“个人养老金”

据人社部数据,截至2022年底,个人养老金参加人数为1954万人。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开户人数持续增加,到2023年5月25日,也就是个人养老金制度实施半年之际,达3743.51万人,6月底继续突破4000万人,较2022年末实现翻倍增长。

需要注意的是,开户数量并不代表个人养老金获得普遍认可。

即便如此,银行仍在不遗余力地推广个人养老金。此前,试点名单中只有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等36个城市,制度实施满一周年之际,银行将触角伸向非试点地区。

像中国银行、民生银行的个人养老金页面,都加上了非试点区预约开户的按钮。江苏银行无锡分行在其公众号上提示称,目前无锡市可先办理预开户,待全面放开后,再正式开户。

有银行从业人士向「市界」透露,除试点城市苏州外,江苏的另外两座城市南京和无锡,最快年底都将开放个人养老金开户。

“考虑到养老第三支柱建设的迫切性,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养老金制度是早晚的事。"对于非试点区域的开放,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内蒙古银行研究发展部总经理杨海平如是说道 。

他同时告诉「市界」,商业银行普遍意识到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是个人养老金融服务的圆心,拓展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就是在抢占养老金融服务的端口。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提前进行布局,在业务竞争中抢占先机,也不难理解。

银行疯抢“个人养老金”

赶上了震荡行情

据悉,个人养老金开户后,可在四种产品之间自由选择购买:储蓄类、公募基金、银行理财、商业保险。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官网显示,截至11月8日,共有741款产品可供购买,数量从高到低分别为,储蓄类产品465款、基金类162款、保险产品95款,银行理财类产品19款。

其中,银行理财和保险产品数量都不算多,客户大多在储蓄和基金产品中进行选择。

排在第一名的储蓄类产品中,分为特定养老储蓄产品和非特定养老储蓄产品。前者利率较高,但额度少 。

数量次之的基金产品,在购买费率、管理费、托管费上都进行了打折。如兴证全球的一款产品,购买费率从1%降到0.1%,管理费率为0.3%,托管费率0.07%。加之养老产品要老了才能取,比较契合基金收益的长期性。因此,综合来看,养老基金成了四类中,最具优势性的产品类型。

和储蓄类产品不同,基金的特征是高风险、高收益。过去一年国内证券市场表现不佳,拖累了基金类产品的表现。

有用户称,“一年前被银行忽悠开通了个人养老账户,买了基金,目前亏损10%。”

据Wind数据,截至到11月8日,已发行的累计171款养老基金产品中,放眼望去确实绿油油一片。年初至今,只有25款收益为正,收益最高的一款产品是平安稳健养老一年Y,收益率为2.9%。有五款亏损超过10%,最高的一款中欧预见养老2050五年Y产品,亏损幅度达到13%。

银行疯抢“个人养老金”

▲

“在我看来,所谓个人养老金基金其实跟普通的权益基金没啥太大的差别,还是在靠天吃饭。只是投资的期限和属性有一些差别而已。”有投资者这样总结。

据中信银行发布《中国居民养老财富管理发展报告》,对于养老投资,大部分受访者的风险接受度仍然较低,不能有亏损以及仅能接受10%以内的阶段性亏损的人群占比超六成。

抱着给自己存养老钱的心态,开户存钱进去,结果非但没有保值增值,反倒落得个亏损的结果,这种滋味自然不好受。显然,这是导致个人养老金实施情况不够理想的原因之一。

“个人养老金制度实施的初始阶段,遇到了资本市场的震荡行情,债市调整与权益市场低迷拉了后腿,影响了投资者信心,养老金融与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关系尚未形成。”杨海平表示。

除了亏损这个最直接的因素,从购买人群上,个人养老金困在了普通人不必买,高净值用户看不上的尴尬境地。

银行疯抢“个人养老金”

在调查过程中,「市界」察觉到,很多人是冲着避税的亮点而去开户的。根据官方宣传,个人向养老资金账户的缴费,按照12000元/年的限制额标准,在综合所得或经营所得中据实扣除。根据应纳税所得额及适用税档不同,最高每年可减少当期税费5400元。

但要达到5400元的最高减免额,前提是年收入要超过96万元,月收入在85000元以上。“这是普通工薪族都达不到的标准。年收入都快百万了,还在乎省这几千块钱税钱吗?”不少人发问道。

银行疯抢“个人养老金”

吸引力有待提升

个人养老制度推出的初衷,与中国老龄化趋势加重有分不开的关系。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2.64亿,占总人口的18.7%。据国家卫健委的测算,预计2035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增加到4.2亿左右,占比将超过30%。

不远的将来,“三人行,必有一老”的境况,对养老服务保障提出挑战。

银行疯抢“个人养老金”

经历完一年的试点期后,如何让这份初衷得到更好的实现?让大众乐于接受并开户投资?

杨海平认为,“在现有的国民收入结构下,相关投资产品、相关税收优惠,对公众的吸引力仍显不足。”

从产品体系上看,现阶段个人养老金产品仍以储蓄和基金为主,产品的类型和数量还有待丰富,这需要银行、保险公司、基金公司等不同参与者,立足自身特点,寻找差异定位,以满足投资者多样化的投资需求,并关注产品和个人投资者需求匹配的合适度等。

从税收优惠上看,多数专家的看法是,缴存环节的抵扣额度应适度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增加个人养老金的人员覆盖率。而人员覆盖率,是提高个人养老金制度渗透率的源头。

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教授高和荣理出了一个清晰的逻辑,劳动者只有广泛和深度参与才能做大基金池,让金融保险机构形成良性竞争,培育和优化市场,增加投资回报率。反过来,只有较高的投资回报率才能吸引更多的劳动者参加。

而关于投资风险,高和荣对投资者指出,只要是投资,哪怕商业银行的定期储蓄存款也都具有风险性,更不用说经过数十年储蓄、投资和封闭运营的个人养老金了。这种风险性不仅表现在参加者的选择偏好上,也表现在金融机构自身的运营能力与水平上,还受到国家所处经济发展阶段等层面因素的影响。这就需要参加人具有一定的风险意识和风险承担能力。

一个必须承认的事实是,作为一个新兴事物,普通民众仍然缺乏对个人养老金制度晦涩难懂的知识的了解,开户量较依赖于销售人员、业务人员的推广和讲解,个人养老金制度宣传仍有较大空间。

而随着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实施,大众对于政策长远发展抱有更多期待。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发布的《中国养老财富储备调查报告》提道,不论是已退休者还是未退休者,“加大税收优惠或者财政补贴力度”“设置必要应急取出与补缴的配套机制”“建立方便大众选择的默认产品组合”“考虑以家庭为单位设置养老金,实现家庭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共享”都是受众更为关心的问题。

“个人养老金制度实施至今,尽管个人养老金总体规模提升不及预期,但是个人养老金制度和基础设施均得到了检验。金融机构业务实践、管理部门的管理实践均已经成形,这也是试点的最大收获之一。”杨海平最后讲道。

          
  • 上一篇:飙涨超90%!国美有大消息?

相关阅读

RelatedReading
  • 银行疯抢“个人养老金” 银行疯抢“个人养老金”
  • 飙涨超90%!国美有大消息? 飙涨超90%!国美有大消息?
  • 公募密集提示风险!有"一拖多"产品或面临"团灭"… 公募密集提示风险!有"一拖多"产品或面临"团灭"…
  • 2023年第二季度:超级计算机概念股票财务费用十大排名 2023年第二季度:超级计算机概念股票财务费用十大排名
  • 收藏!卡车概念股盘点(11/17) 收藏!卡车概念股盘点(11/17)
  • 食品安全概念股研发经费10大排名(2023年第二季度) 食品安全概念股研发经费10大排名(2023年第二季度)

猜你喜欢

Guessyoulike
王自如向上,格力向下

王自如向上,格力向下

hao333 1868次阅读2023-11-17 18:09
吉利减持沃尔沃股票,所得资金将投向旗下子品牌

吉利减持沃尔沃股票,所得资金将投向旗下子品牌

hao333 4161次阅读2023-11-17 18:09
收藏!卡车概念股盘点(11/17)

收藏!卡车概念股盘点(11/17)

hao333 8158次阅读2023-11-17 18:09
食品安全概念股研发经费10大排名(2023年第二季度)

食品安全概念股研发经费10大排名(2023年第二季度)

hao333 4952次阅读2023-11-17 18:05
专题页

HOT榜单

  • 危废处理上市公司销售费用排名前十(2023年第二季度)

  • 小米14上市公司销售费用:2023年第二季度前10榜单

  • “分了六位数稿费”,谁在批量制造短剧写手?

  • 建筑业龙头上市公司股票名单(2023/11/17)

  • 女孩不哭在线观看电影(女孩不哭在线观看电影/安德里亚·祖利亚尼/120分钟免费剧情观看)

  • 陶瓷元器件概念股龙头股一览表(2023/11/17)

  • 稀土磁材上市公司龙头股有哪些?(2023/11/17)

  • 小米汽车亮相,雷军要不要学李想?

  • 中美商务部长举行会谈

  • 百变艾琳电视剧免费观看(百变艾琳第07集,每集45分钟剧情免费看)

换一组看看

频道最IN
>ChatGPT被曝测试新功能:学习所有历史聊天,还能重置记忆、“阅后即焚”

ChatGPT被曝测试新功能:学习所有历史聊天,还能重置记忆、“阅后即焚”

>冰箱概念股龙头股有哪些(2023/11/17)

冰箱概念股龙头股有哪些(2023/11/17)

>华为智能座舱概念股票研发经费排行榜前十名单(2023年第二季度)

华为智能座舱概念股票研发经费排行榜前十名单(2023年第二季度)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隐私条款
@老男人网 版权所有/信息产业部备案号:蜀ICP备13015099号-1